为深入贯彻新课标理念,深化四化课堂,9月28日至10月22日,全县113名体育教师参与中小学体育与健康学科新教材24学分培训。培训通过专题讲座、课堂观摩、专题研讨等多元形式,探索体育教学创新路径,夯实教学实践根基。
专题讲座:锚定教学方向,破解设计难题。
培训聚焦教学顶层设计与实践落地,多位专家带来针对性讲座。煤山小学何梦珍老师以《煤小凝心展风采,校园聚力焕新颜》为题,从五个增量维度介绍 “天体周赛”常态化实践,展现全员参与的校园体育新生态;实验小学邵志南老师围绕《大单元计划的制定》,强调以“结构化”整合零散知识点,实现从“教技术” 到“育能力”的转变;鼎甲桥小学刘娟老师则以《课时计划的制定》为核心,拆解规范课时计划的要素,涵盖学习目标、教学流程、安全预设与分层指导,为教师提供“施工图纸”式参考。小浦中学茆建松老师分享“常态到特色”体育工作实践,通过活力大课间、“学练赛”一体化及躲避球、珍珠球特色项目展示,为学校体育工作提质提供范例。
教学观摩:聚焦学生素养,创新教学形式。
本次培训的教学展示环节分为大课间观摩和课堂教学两个部分,6位教师以低学段为重点,融入游戏化、情境化设计,呈现高效体育课堂。
大课间观摩中,煤山小学“天体周赛”展现整齐队列与活力氛围;二界岭小学特色樱桃操、集体跳绳、分组足球训练,获参训老师肯定。
课堂教学活动中,沈凯老师以技术组合练习实战,帮助学生掌握体前变向过人技术;周斌杰老师示范橄榄球移动传球,以新颖挑战激发参与热情;余正枫老师借“小刺猬遇险”“搬运果子”情境,教二年级学生前滚翻技能;潘潇老师通过“石头剪刀布”游戏与“运抢竞赛”,提升学生原地运球能力:周慧庭老师从单一动作到障碍跳跃,用“老狼老狼几点钟”巩固所学;刘娟老师以“搭小桥—中桥—高桥”任务链推进,让学生自主设计“桥”造型,在愉悦氛围中掌握技能。
专题研讨:碰撞教学智慧,深化教材理解。
课堂展示后,参会教师围绕“教、学、评”一体化展开深度研讨,参训教师肯定老师们的教学创新,同时指出“教学评价针对性不足”“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不够”等问题,提出改进建议。教研员王玉春全程参与,点评课堂、解读新教材背景下四化课堂转型要点,指导教师规范教学行为,提升课堂实效性。
本次培训既赋能教师专业成长,又帮助教师深化对新教材的理解,掌握大单元、课时计划设计方法与游戏化教学策略。体育教师将以此次培训为起点,把所学转化为教学实践,持续推动四化课堂转型,为构建高质量体育教育生态注入新动力。(陶袁琳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