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千年书法艺术邂逅传统拼布工艺,非遗传承结合高校教育碰撞火花,近日,兰亭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与兰亭书法艺术学院合作办学,在高校成立“布语墨韵”拼布精品社团。这一跨界尝试不仅为高校美育注入新元素,更让濒临失传的拼布技艺在青年学子手中焕发新生机。
针线为笔布为纸:非遗走进大学课堂
在首期培训班上,40余名学生围坐在长桌前,手持针线与素色棉布“较劲”。这些习惯敲击键盘的“00后”大学生坦言:“第一次拿针像握毛笔一样紧张。”据调查,参与学生中超八成从未接触过针线活,基础的平针缝法成为需要跨越的第一道门槛。
“针脚间距要均匀,收线力度要轻柔。”高级拼布师陈凌燕穿梭在课桌间,手把手纠正学生的动作。经过2小时的培训,原本歪歪扭扭的针迹逐渐变得整齐美观,一朵朵布艺郁金香在学生手中绽放。书法专业学生陈莹:“现在能理解老师说的‘运针如运笔’了,拼布构图和书法章法确实有相通的美学逻辑。”
兰亭成校校长张银燕:学校从2016年以来,致力于打造非遗拼布品牌。近几年,拼布课程多次获省市级优秀课程,拼布作品也在全国获奖,其中《祖母的爱》大幅拼布作品被美国林肯大学国际拼布馆收藏。
兰亭成校实践“工坊+高校”模式,既让非遗技艺获得年轻创造力,又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开辟新赛道。当一针一线遇上00后,传统工艺正书写着属于Z世代的传承故事。(林微微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