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月7日晚,当暮色为安吉县披上轻纱,新时代市民(青年)夜校的灯火准时点亮,190余名来自全县各村镇、社区的学员齐聚于此,开启一场知识与技能的探索之旅。此次夜校精心设置的无人机操作、人工智能、急救知识考证、太极拳和以竹代塑(竹艺)课程,不仅是对个人能力的提升,更彰显出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与共同富裕的深远考量。
在课程设计上,每一门课程都与乡村发展紧密相连。无人机操作课程中,王胜老师将实操训练与农业应用深度结合。学员们不仅能学习无人机的基础操作、航拍技巧,还会深入了解无人机在农作物病虫害监测、精准施肥、播种等农业生产环节的应用。通过掌握这项技术,农民可以提高生产效率,降低人力成本,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,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科技力量。
人工智能课程同样亮点十足,黄先勇老师以乡村实际需求为导向,将课程内容聚焦于智能农业、农村电商大数据分析等领域。学员们通过学习人工智能技术,能够更好地分析农产品市场动态,优化销售策略,利用电商平台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,带动乡村经济发展,让科技成为乡村共同富裕的加速器。
急救知识考证课程则为乡村居民的生命健康提供保障。戴美琴老师不仅教授心肺复苏、创伤包扎等基础急救技能,还会结合乡村常见的意外伤害场景,进行针对性教学。学员考取急救证书后,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及时施救,提升乡村应急救援能力,守护村民生命安全,为乡村发展营造稳定的社会环境。
太极拳课程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使命。王连生老师以安吉当地文化为依托,将太极拳的修身养性理念与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。学员在一招一式的练习中,既能强身健体,又能领悟传统文化的魅力,推动乡村文化繁荣。同时,太极拳课程还能吸引周边游客参与体验,促进乡村文旅产业融合发展,助力乡村文化振兴。
最具安吉特色的以竹代塑(竹艺)课程,由祝和春老师带领学员探索竹文化的无限可能。课程围绕竹制品设计、制作工艺展开,结合“以竹代塑”的环保理念,引导学员开发具有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竹制产品。这不仅能传承安吉悠久的竹艺文化,还能通过发展竹制品产业,创造就业机会,增加村民收入,推动乡村产业升级,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,为共同富裕奠定坚实基础。
课程还未开始,教室里早已热闹非凡。学员们有的围在一起,分享着之前在夜校学到的技能如何应用到实际生活和工作中;有的则围绕老师,询问课程内容和学习方法。从他们充满期待的眼神中,不难看出对新知识的渴望,以及对用所学改变家乡的坚定信念。
安吉县新时代市民(青年)夜校此次开课,通过科学合理的课程设计,将知识技能与乡村发展需求精准对接,搭建起乡村人才培育与产业升级的桥梁,为乡村文化振兴和共同富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,正书写着乡村发展的崭新篇章。(安吉县社区教育学院递铺分院 邱立美)